解构后的重生 广汽三款新车设计解读
[汽车之家 设计解码]? 今年的广汽展台格外热闹。MOCA、EMPOW55、Aion Y三款类型不同性格各异的车型在台上这么一摆,颇有一种三英战吕布的气魄。作为本土汽车企业,广州车展对于广汽来说意义非同小可。这一点从展台上的三辆车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我们熟悉的那个传祺和埃安好像不见了,反而是一些全新的东西正在酝酿成型。
●造型怪异的MOCA体现出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汽车将成为一种类似电子消费品一样的工具而存在。
●Aion Y脱胎于Aion家族,又有别于此前Aion系列的三辆车。光翼样式的灯组造型或许是最吸引人的部分。
●在面对用户“中庸、平淡、没特点”的评价时,广汽选择打造EMPOW55这种高性能轿跑车来彻底颠覆此前大家对它的刻板印象。
在我和广汽研究院的张帆院长沟通的短短一小时里,他曾多次提到:消费者认为广汽正在变得中庸、平淡、稳妥。这或许不仅仅是针对狭义的汽车设计领域,同时也是暗指了广汽产品带给用户的体验同样有这些特点。
早些年中国面对的问题是,大多数人还没有车。第一台车需要承担许多不同的工作和场景。所以那个时候的汽车并不需要在外观和内饰方面强调个性。能开上汽车本身就已经说明很多问题了。
这也直接影响了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开始研究“年轻人”到底在看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需要什么。这也就是我们近几年听到的最多的词汇——年轻化。
我个人其实很不喜欢“年轻化”这个词,因为“没人能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60岁的认为40岁就算年轻;听张国荣的觉得听周杰伦就算年轻;喜欢打Dota的觉得玩王者荣耀就算年轻,年轻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绝对的概念。
车企都在探索如何做出年轻人喜欢的产品时往往会借助市场调研来帮助他们梳理思路。但市场调研只会告诉你,年轻人喜欢泛娱乐化的内容。它不会告诉你的是,时下互联网圈年轻人热衷的并非娱乐化,而是娱乐至死背后隐藏着的解构主义。
说到底,解构的方法是打破陈旧的传统和所谓的权威,但打破只是手段,从废墟中重组诞生出新的东西才是解构的目的。此次广州车展上亮相的概念车Moca就深谙其中精髓。
那么如此大刀阔斧的在外观上作文章,只是为了看起来不同吗?张帆表示,传统的美学设计只能占汽车设计的一部分,当下所有的设计都应该和功能密不可分。
“我们设计MOCA的时候首先是想要设计一个脱离传统汽车的东西,更像是一个智能手机这样的电子产品。”广汽的设计师之所以选择从交互方式入手,因为这也是几年前苹果横扫整个手机市场时最先颠覆的东西。
关于外观和车辆内部的细节,我的同事此前已经撰写了《这才是真·定制!解读广汽MOCA概念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拓展阅读一下,这里就不赘述了。
MOCA的出现首先表达了广汽设计团队对传统“汽车”的解构,他们试图用新时代的视角来审视汽车:如果我们从当下的功能需求出发,设计出来的汽车是否还会和以前一样呢?可以说,MOCA的存在就是反传统的。当汽车设计师不把汽车当做设计目标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完成了一次解构并且重组。这种玩法与在B站鬼畜区疯狂刷屏的“马老师”,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二次元总是跟“X零后”、“年轻人”等词汇捆绑出现,近些年颇有从亚文化逐渐变为主流文化的趋势。很多厂商此前都曾经尝试过向这个方向努力,但大多数都是比较拙略的模仿和自嗨。
此前的Aion系列车型在传统格栅位置已经进行了尽可能的压缩,但为了保证在观感上不那么“跳脱”,还是拼了命的留下了一些设计来淡化“没有进气格栅”的感觉。
然而在Aion Y上,广汽终于彻底的放弃了对传统能源的执念,干净的前脸非常明确的告诉所有人——我,纯电动。
如今大多数汽车设计师们对待传感器的方法都是“藏”,尽可能让它不那么显眼。比如把毫米波雷达藏在车标LOGO后面,或是放在下方格栅里,依靠黑色的涂装来遮盖。
撞色设计也是Aion Y和此前的Aion系列车型不同的特征。此前发售的Aion车型中唯一一个相对比较鲜亮的主打色就是蒂芙尼蓝,其他颜色都比较暗淡。这也是为什么消费者认为广汽如今的很多设计都比较沉闷。
通过我们跟张帆院长的沟通了解到,未来在完全量产的时候也会对一些不好量产的外观细节进行一定的调整。比如目前这个定制的轮圈和轮胎就并不适合大规模投产,硬要量产的话未来在补胎换胎的时候也会给用户造成不便。
对于那些把车当做电子产品来购买的消费者,广汽会端出Aion Y这道新派料理。至于另外一部分“血液里流淌着汽油”,热衷传统性能车的用户来说,EMPOW55才是“对症下药”。
进气格栅这个零部件最初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散热。在近些年汽车厂商不断提升进气格栅尺寸之前,这个零部件在大多数家用车上的尺寸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只有一些高性能车型会加大进气格栅尺寸,毕竟大排量发动机散发的热量要高于家用车的小心脏,在加上激烈驾驶,容易引发水箱温度“爆表”。
随着电子水泵的普及和主动式进气格栅的出现,如今汽车对“升温”的需求可以更加精细化的控制,这反而解放了进气格栅尺寸的限制。
同理,进气格栅两侧各种配备蓝色涂装的“进气口”也是如此。大多数车并不一定真的有那么迫切的散热需求,但它可以营造出性能感很强的样子。
在我的印象里,有一些性能取向的原厂车为了突出运动感,会在车辆出厂时为卡钳进行不同颜色的喷涂。通常来说红色或是黄色的卡钳较为常见,但蓝色的卡钳似乎还很少见到原厂车上采用。
车辆尾部的整体设计就更不像一台原厂车了。在这个2.0T都被戏称为“大排量”的年代,很多原厂燃油车也已经把排气设计成冲下的造型,并在尾部安装一组看着挺帅的假排气装装样子。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车辆出厂时应该在车尾标明这些信息,所以我们也有理由怀疑这辆车最终量产时还是会有一些细节和展车有所区别。
全车最打动我的小细节其实不是碳纤维也不是蓝色卡钳,而是分散在车辆各处的蓝色指示箭头和中英双语标识。它们有些写着“轻量化组件”,有些则写着“下压气流”,充满了设计师的小心思。
如果你还记得此前搭载于猎鹰重型火箭被发射至火星的那辆特斯拉Roadster的话,你大概也不会忘了马斯克在发射之前将一块写着“Made on Earth by humans”(由地球上的人类制造)的电路板塞到了那台车里。这种略带致敬意味的落款既不能给EMPOW55增加5马力,也不能让它变成价值千金的限量版。但是这种看似无用的“多此一举”,其中也许就蕴含着年轻消费群体所认同的文化理念。
写在最后
在和张帆沟通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对于这三款车型的自豪感。从贯彻解构主义,探寻全车模块化理念的MOCA,到针对不同属性年轻人群打造的Aion Y和EMPOW55。广汽想要通过这些展现给用户的并不只是简单的汽车,而是一种“这个世界上,还我们这么懂你”的精神共鸣。
比较遗憾的是,Aion Y和EMPOW55这两款车目前仅做外观的展示,内饰部分只能等到2021年才会和大家见面,不过这也算是留下了一个令人期待的伏笔。Aion Y和EMPOW55的内饰究竟能否和外观一样眼前一亮?还是藏着什么更有意思的必杀技?我们不妨期待一下。(图/文 汽车之家 杨鹏)